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更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4月15日下午,我校“慧心同行,沟通赋能”班主任读书分享会温情开启。
活动伊始,何亚主任率先阐释活动初衷:教育之路任重道远,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肩负塑造灵魂、启迪智慧的重要使命。为深入落实 “以心育人” 理念,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智慧交流碰撞,我校精心组织此次读书分享会,期望十位班主任围绕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结合一线实践分享育人智慧,在阅读中探寻破解教育难题的 “金钥匙”。
01 前五位教师的“反思与温度”
当教育遇见经典,碰撞出成长的火花
夏思倩、段欣园、叶小梅、解玉红、金伟五位老师率先登场,从不同角度解读《班主任工作漫谈》。
夏思倩老师:以“反思”为刃,剖开职业困惑,提出“在经典中寻找破局之道”。
段欣园老师:用 “温度” 定义教育,坚信 “蹲下来的倾听,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
叶小梅老师:聚焦“容错教育”,呼吁“给孩子犯错的勇气,就是给成长留白”。
解玉红老师:深耕“情感联结”,分享“用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接收管理,敲开孩子的心门”。
金伟老师:追问“班主任角色”,提出“严师是底色,挚友是桥梁,引路人是终极目标”。
✨陈校点评:看见实践智慧,锚定育人方向
陈校高度肯定班主任老师的实践工作,从反思职业困惑到构建情感纽带,你们的分享充满 “接地气” 的教育智慧,让我们看到班主任工作的细腻与深度。也为各位班主任接下来的工作点明方向,班主任要在 “规则约束” 与 “心灵滋养” 间找到平衡,既要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更要做 “迷雾中的点灯人”。
02后五位教师的“追问与突破”
当经验遇见思考,拓展教育的更多可能
张建华、王丽华、王俪娟、黄娟、郑吉美五位老师接棒分享,带来多元视角。
张建华老师: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破题,提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孩子成为‘完整的人’”。
王丽华老师:深耕“阅读育人”,分享“用班级共读打造精神家园,让书香成为成长的防腐剂”。
王俪娟老师:践行“自主管理”,倡导“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孩子成为‘班级小主人’”。
黄娟老师:聚焦“自我管理”,提出“少抱怨环境,做不断尝试、不断学习的班主任”。
郑吉美老师:总结实践感悟,强调“从书中汲取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
✨曾院点评:看见团队光芒,期许智慧育人
曾院特别点赞小学部班主任团队“勤奋、豁达、充满正能量”。
除此之外,曾院还指出,十位老师的分享各有亮点,但共同展现了一个特质——对教育的“走心”。你们从书中读自己、读学生、读教育,让理论真正落地生根。希望大家继续做三心班主任——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有耐心,对成长有恒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你的课堂上感受到被看见的幸福。
她特别指出,这场共读更像是一把钥匙,不仅打开了教育理念的新视野,更引发了老师们对职业成长的深层思考,这正是共读的意义——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看见自己的成长路径,最终成为“孩子喜爱、家长信任、自己幸福”的教育引路人。
03 教育智慧的N种打开方式
金句集锦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当好班主任的先决条件。
——叶小梅
老师也是学生的一扇车窗,学生要从你这里看到美好。
——解玉红
痛快痛快,痛而后快。世界许多幸福、快乐都要先付出痛苦的代价才能换来。
——张建华
班主任管理班级要从重视“事”的管理向重视“人”发展的管理转变。
——郑吉美
04 以书为友,做终身成长的教育者
十位老师的读书分享,是一场关于“如何成为更好的班主任”的深度对话。
✅ 教育需要“慧心”:读懂学生的小心思,破解成长的小难题;
✅ 教育需要“沟通”: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自己沟通;
✅ 教育更需要“赋能”:从书中赋能,从同伴身上赋能,在实践中自我赋能。
正如魏书生所言:“班主任工作是一件既辛苦又幸福的事。” 愿我们都能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找到共鸣,在日常实践中收获成长,让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有一位 “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