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即将开启,你准备好了吗?
而在新川,有一群人早已提前“返校”,开启了一场能量满格的暑期培训——他们,就是新川的老师们!
8月24日至26日,为期三天的教师培训不仅是“开学预备课”,更是一次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这场以“创新赋能,聚力前行”为主题的培训,涵盖“战略部署、教学提升、德育工作、课程建设”四大模块,从校园文化、教学常规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德育工作深化,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没错,老师也要“考试”、也要“写作业”、也要“刷课时”——只不过,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更好地迎接学生,更好地成就学生。

上课前,礼拜孔子
不是“走过场”,而是“真改变”
新川的教师培训,从来不是“坐一天、发个证”的形式主义。
学校明确提出了培训“结果指标”:
教师考试通关率100%
全员学习心得完成率100%
行为转化率100%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新川对教师成长“动真格”的态度。
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陈星海在讲话中更是金句频出:在民办教育的新形态下,我们不仅要活着,还要更好地活着!
他强调,教师要成为“奋斗者、教育家”,学校要成为“育人的中枢”,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课堂是生命线。

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陈星海分享

老师培训现场
不只有“干货”,还有“心法”和“实践”
培训内容既有高度,也有温度:
升旗仪式、礼拜孔子,到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分享;
从规章制度学习,到精准教学系统实操;
从AI赋能教学,到突发事件处理、德育工作有效落实、“踩线生提升”、“清北培养实践”……
不只传授知识,更给予方法、工具与信心。

副校长陈命根分享

张克荣老师分享
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核心保障。
新川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陈命根和初中部课程建设中心主任张克荣分别主讲了《特色引领成长》和《从课堂延伸到成长共鸣》的专题讲座。副校长李林艳、副校长曾祥聪分别就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部署,她们强调教师要不断进行课堂变革,创新教学手段。

副校长余秋媛分享
副校长余秋媛分享了自己执教英语的心路历程,她说:时间让我更沉稳,讲台让我更清晰——我知道新川的学生需要什么,家长需要什么,我也知道我怎么教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
不只看“当下”,更要看“长远”
培训的终点不是证书,而是新学期的课堂变革和学生的成长。
新川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陈命根在分享中展示了小学部的课程建设成果:射击射箭、多语种融通、AI思维、剑桥英语考点、外研社阅读馆……这些特色课程背后,是老师们的专业支持和持续创新。
仅一学年,小学部学生就在各类竞赛中获奖超过1148人次——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等多个领域。教师的成长,最终会转化为学生看得见的进步。
教师强,则学生强
通过培训,教师们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对教育的理解,这将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效。

老师提问
一位老师表示:“我会更多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关心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用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
正如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陈星海所说:活,就要活成中国民办教育的脊梁!
而这份“脊梁”的底气,来自于每一位用心教学的老师,也来自于每一次真正为学生着想的培训。
开学在即,新川的教师们已经准备好了——他们带回来的不只是笔记和证书,更是能量、方法与信念。
图片:刘圣峰
编辑:叶钦巧
初审初校:宁晓宇
复审复校:罗培
终审终校:陈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