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疫情挡住了我们返回校园的脚步,但是并没有影响到老师教学的热情以及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在网课准备中,比平时工作更细化。和同组老师一起熟悉教材,研读教师用书,把握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流程,制作教学课件……但是最开始的体验是始料未及的,我仿佛是最忙的那个救火员,“老师,卡!”“老师,怎么没有声音?”“老师,我打不开麦。”我敦促自己淡定,一方面安抚学生急躁的情绪,一方面在寻求原因。面对看不见的学生,如何知道在不在学,听没听懂,有没有跟进节奏,所以又对课堂进行改革,为了点燃学生发言的“欲望”,课上整互动,开论坛,组织学生问答辩论释疑解难,促进学生形成钻研尚学的学风。根据实际情况,还经常与个别跟不上进度的学生和家长沟通,动员家庭中赋闲的家长参与到学习中,尽好一份监督责任,并欢迎家长“围观”。
惊蛰已至,桃李芳华。最后,借用钟南山院士给青少年的寄语共勉:用知识缝制铠甲,不远的将来,各行各业都将由你们披甲上阵。希望你们不惧艰辛、勇往前行!
——初中部语文组组长
林娟老师
零距离的陪伴
面对冰冷的电脑,如何激情的演讲?面对观望的家长,如何坦荡的分享?面对未知的学生,如何思维的碰撞?网课教育需要零距离的陪伴。
无实物(学生)授课,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每节课我都尽量多多连线,请同学回答,今天也不例外。但今天有点特别,学生老是反应打不开麦克风,不知今天哪位管理员设置了“全员静音”,我取消静音之后居然传来了音乐声、电影声……我当时笑了,一个孩子在家里上课,这本来就是存在的嘛。故事并没有完,我停下了授课与学生交流,表示了对学生的理解,表示了对学生的愤怒,也表示了后面网课的调整。晚上我单独连线家长,希望再去了解清楚事情背后的成因,也希望家长能够心平气和与孩子交流类似问题,寻求调整方案。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自信来自自己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高越能自律。我们作为教师,去培养学生只能让他们成为你认为的人,只有零距离的陪伴,去感受他、倾听她、理解它、陪伴着,才能让孩子长成为自己。
——初中部数学组组长
谭极阳老师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我们——成长在网课路上
病是冷的,爱是热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既是抗战疫情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教育应用展示。
从对网课的思考,筹备,试播,直播,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课后的任务布置和任务的检查,家校的反馈与合作,使我从一个线下授课的教师“被迫”转型为在线老师,成长在教育的路上!面对屏幕,看不见学生的面容,从情感上无法与学生直接交流,从表情上无法和学生互动,从语言上无法与学生及时的沟通。凭借着语音呼叫,期盼着快速回应。而这一次次的希望,慢慢注入到学生们的内心。
一个叫做小旺的学生,因英语基础较弱,课堂专注度不高,多次被呼叫时,回答显得结巴,时间花费了不少,在旁陪听的家长也倍感着急,望子成龙的心非常失望,课后便忍不住地对他进行了严厉地批评甚至责骂,于是,发生了一场家庭“小战争”。彼此不能平静的他们,给我打来了电话,道出了自己心中的气愤和彼此的种种不是。待他们诉说后,我扮演了消防员,慢慢扑灭他们心中的怒火,又扮演营养师,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抚慰。晚上,接到小旺的电话,欣喜地告诉我,他和妈妈的矛盾解决了,意识到自己虽然多次回答不顺畅,但老师没放弃他,心中有些难为情和更多的感动,并有了要改变的决心和恒心。第二次课,注意力集中了,上课回应快了,声音大了,从声音里听出了他I更多的自信!有时,还着急地问道:“Sherry, can you hear me?” I am online. 他,更积极了!成长在课堂互动的路上!
病,凝固了中国,爱,温暖了我们!热别的爱,给了特别的我们!助我们一路成长!
——初中部英语组组长
徐小平老师